近年来国内较普及的果园灌溉方法有多种多样,浸灌、人工浇灌、节水滴灌、高位喷灌、简易喷灌。但是,这些技术都或多或少有他们的不足,浸灌浪费水成本高,人工浇灌成本高效果相对较差,节水滴灌一次性投入低、节水高效,后期维护简单,高位喷灌一次性投入高,节水效果较差,效果明显,简易喷灌一次性投入相对低廉,节水较高效,节省成本。
介绍一下五种国外果园灌溉的新技术:
1自动灌溉
此技术由法国国立农艺研究所发明。他们研制出自动灌溉装置,即在果枝等部位,安置一些特制的“触角”,以测试作物的细微变化。当作物不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、必须消耗本身果枝中水分时,果枝就会出现外形缩小的迹象,“触角”便能立即将其译成信号传给计算机,计算机便启动灌溉装置,进行灌溉。
2负压差灌溉
此技术由日本发明。将多孔的管道埋入果园的地下,依靠管中水与周围土壤产生的负压差,进行自动灌溉。整个系统能根据管周围土壤的干湿程度,自动调节水量,使土壤湿度保持在果树生长最适宜的状态。
3地面浸润灌溉
此项技术由日本发明。灌溉时,土壤借助毛细管的吸力,自动从设置的含水系统散发器中吸水。当含水量达到饱和度时,含水系统散发器自动停止供水。由于系统含水散发器的流量仅为0.01g/s,盐分无法以溶液状态存在,使土壤的浸润区变为脱盐的淡水。因此,采用这一系统可以用含盐水灌溉而不会破坏土壤。
4坡地灌水管灌溉
此项技术由俄罗斯发明。管长150~200m,管径为145mm,各节管子之间用变径法连接,保证各段孔口出流均匀,使水从管孔流入坡地的灌水沟中。
5土壤网灌溉
此技术由奥地利发明。由一个埋在果树根部的含半导体材料的玻璃纤维网为负极,一个埋在深层土壤中的由石墨、铁、硅制成的板为正极。当果树需水时,只要给该网通入电流,土壤深层的水便在电流的作用下,由正极流向负极,从而被果树吸收利用。
我国水资源紧缺,如果能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和保水保墒措施,则有望增产增收,同时还能够降低人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。
上一篇:引进葡萄滴灌技术实现产量质量提升 | 下一篇:详解果园灌溉管理中各种果树需水情况 |